杨文丰整理
四 玻璃容器的结构
1 玻璃包装容器的分类
⑴ 按所盛装的内装物分 有罐头瓶、酒瓶、调料瓶、饮料瓶、输液瓶、化妆品瓶、试剂瓶、疫苗瓶等等。
⑵ 按瓶口瓶盖形式分 有普通塞瓶、冠盖瓶、螺纹盖瓶、滚压盖瓶、防盗盖瓶、凸耳盖瓶及喷洒瓶等等(图4-1)。

图4-1 冠型瓶口与螺纹瓶口
⑶ 按瓶口尺寸大小分 有大口瓶、小口瓶、玻璃杯瓶。一般瓶口内径小于Φ30mm的为小口瓶,大于Φ30mm的为大口瓶,而对于瓶颈和瓶肩直径相差不大的大口瓶,有时也称玻璃罐(图4-2,4-3,4-4)。

图4-2 大口瓶

图4-3中口瓶

图4-4小口瓶
⑷ 按玻璃容器的颜色分 有透明的白玻璃瓶、绿色瓶、茶色瓶、蓝色瓶、黑色瓶等,还有不透明的乳浊色瓶。
⑸ 按容器的制造方法分 有模制瓶和管制瓶(图4-5)。

图4-5 模制注射剂瓶和管制瓶
⑹ 按瓶罐的结构特征分 有普通圆筒瓶、长颈瓶、短颈瓶、凸颈瓶、溜肩瓶、端肩瓶及异型瓶等(图4-6,4-7)。

图4-6 端肩瓶

图4-7 方型瓶

图4-8 异型瓶
⑺ 按承受内压力分 有耐压瓶如:香槟酒瓶、啤酒瓶、汽水瓶;不承压瓶:普通酒瓶等。
⑻ 按料性分 有普通钠钙玻璃、中性玻璃、耐热玻璃等等。

图4-9 耐压瓶
2 玻璃包装容器的结构
绝大多数玻璃瓶罐类,其整体结构可分为六个重要结构部分(见图4-10)。

图 4-10 玻璃包装容器结构
(1) 瓶口
瓶口是瓶颈顶端用来承接瓶盖,实现容器密封的部分。瓶口与瓶盖密封衬垫相接触的部位,称为封合面,瓶口下部与颈相连的部位称为连接颈。因瓶口封盖方式不同,瓶口形状、结构各异。
⑵ 瓶颈
瓶颈介于瓶口与瓶肩之间的部位。由瓶口底部向下,多以内凹渐扩的形式向瓶肩过渡。
(3) 瓶肩
瓶肩即瓶颈与瓶身之间的过渡部位,多以外凸渐扩形式与瓶身连接。
(4) 瓶身
瓶肩与瓶根之间的部位。瓶身是瓶罐的主体(腹部)部位,纵向、横向的截面形状多样。在瓶身部位设计的凹槽,供贴商标用的称为商标槽。
⑸ 瓶跟
瓶身下部向内收拢与瓶底相连的部位。
(6) 瓶底。
瓶体的底部较厚,可起支撑作用。
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玻璃包装瓶罐,可以认为是瓶口、瓶颈、瓶肩、瓶身、瓶根和瓶底六部分,通过纵向、横向尺寸及其相对比例的变化而形成的。罐头瓶是缩小了瓶颈、瓶肩、瓶身的高度尺寸,加大了瓶口、瓶颈的径向尺寸,使瓶肩迅速向瓶身过渡的设计变化,如图4 -11 (a)所示。一些长颈瓶,如白兰地酒瓶,是加大了瓶颈、瓶肩的高度尺寸和比例,减缓瓶肩向瓶身的过渡而设计形成,因而瓶子显得修长、轻盈,如图4 -11(b)所示。图4-11 (d)所示的端肩瓶,瓶肩几乎没有高度,以圆弧向瓶颈、瓶身过渡。而有些瓶罐又几乎没有瓶颈部位,由瓶肩直接向瓶口过渡,如图4-11 (e)所示。

图4-11瓶型不同部分尺寸形状变化
3 玻璃瓶的合缝线
玻璃瓶的合缝线不是瓶体的组成部分,而是每个模制瓶罐所必有的缺陷。它是由模具两部分的分型面接合缝处产生的成型痕迹(见图4 -12),模具使用时间越长,接缝处磨损越严重。瓶体上的合缝线越明显。

图4-12 玻璃容器的各种合缝线
在瓶口顶部平面和口沿侧旁的合缝线是由口模产生的,称为口模合缝线;而在瓶的底部,由底模与成型模接合缝形成的瓶底与瓶身交界处的一条圆线,称为模底合缝线。玻璃瓶罐的口模合缝线会给容器瓶口的密封或是螺纹瓶口旋盖带来影响。
⑴ 接缝线 (也称:水平合缝线)它包括:
① 口板与口模之间的接缝线,
② 口模与初模之间的接缝线,
③ 模底与成模之间接缝线。
⑵ 合缝线(也称:垂直合缝线)它包括:
① 口模合缝线,
② 初模合缝线,
③ 成模合缝线。
(3)瓶底闷头线它是模底平面的一种接缝线(图4-13)。它包括:
① 闷头印,
② 闷头阀印。此类阀印是在吹&吹法制瓶工艺时,为了减少闷头的动作而设计的。其工作原理:当闷头下后,闷头上的阀门被扑气的气流冲开并开始扑气。而当扑气关闭时扑气小阀门在弹簧的作用下而关闭,从而会形成初胚(由此而形成瓶底的阀印)。因此工艺没有二次闷头的动作,它可以适当提高机速(此制瓶工艺在我国不多见)。